一九一七年六月:布尔什维克“成为一股力量” 2017-06-28 // 0 Comments 在一个世纪以前,50万的工人与士兵列队游行,经过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人也加入了当时在莫斯科、基辅和其它城市的游行。在7月1日(俄国旧时历法的6月18日)的示威,是由当时在苏维埃(选举产生的工兵委员会)中占多数的亲政府政党所号召的,标志着俄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二月革命》 第二十二章 苏维埃大会与六月示威 2017-06-03 // 0 Comments 第一届苏维埃大会,即批准了克伦斯基进攻的那次大会,于6月3日,在彼得格勒军官学校中举行。 [...]
一九一七年三月——沙皇倒台之後,革命向何处去? 2017-05-03 // 0 Comments 虽然2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人民赢得了一些重要的民主权利,但革命并未结束。相反,塑造绝大多数人所期望的「新俄罗斯」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
布尔什维克的起源—1903年分裂 2017-03-11 // 0 Comments 100年前,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这个大会奠定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历史性分裂。 [...]
1917年二月革命:俄国工人是如何打败沙皇的 2017-03-09 // 0 Comments 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按现代历法是三月),延续数世纪之久的俄国沙皇制度轰然倒塌。工人阶级,主要是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阶级,在英勇女工的鼓舞下行动起来,造就了这场革命。国际工人阶级的红旗是二月革命的标志,它曾被沙皇禁止,但此时又突然出现在俄国首都的大街小巷。 [...]
《列宁》书评:列宁的革命遗产 2017-03-09 // 0 Comments 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将列宁描述为一个暴虐的独裁者,为了回应这一污蔑,一些左翼分子尝试向拉尔斯‧立(Lars Lih)靠拢。但是,拉尔斯竭力却将俄国革命的领导人描绘为一个面目模糊的自由主义者。这样,有可能令我们无法理解如何建立运动才能改造社会。 [...]
俄国革命的遗产 2017-03-09 // 0 Comments 塔夫(Peter Taaffe)在文中就费吉斯(Orlando Figes)的著作《一个民族的悲剧》作出评论和回应。后者虽被誉为权威历史著作,但其实不过是试图掩盖1917年重大事件的真正意义。 [...]
俄国革命百周年:工人阶级夺权之时 2017-03-09 // 0 Comments 近年,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爆发了各种的“颜色革命”。这些“革命”由于没有挑战资本主义的统治根基,所以对有产阶级代表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而力求巩固它、“完善”它。相比而言,1917年的俄国革命为工人阶级赋予权力。 [...]